新冠抗原自測盒發貨慢、線上線下缺貨,關鍵原材料短缺或制約產能擴張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武瑛港 實習生林昀肖 北京報道
隨著各地防疫政策的優化調整,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的購買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為指導有需求人員自主、規范做好新冠病毒抗原檢測,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于12月8日公布《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以下簡稱《應用方案》)。該應用方案適用于有自主抗原檢測需求人員;大型企業、工地、大學等人員密集場所的人員;居家以及養老機構中的老年人。
在政策優化調整下,各地民眾對抗原檢測試劑盒的購買需求大漲,多家電商平臺顯示,抗原檢測試劑盒銷量激增。其中京東健康數據顯示,11月28日至12月4日抗原檢測試劑盒成交額環比上周增長344%。另據叮當快藥數據,11月下旬,叮當快藥中抗原試劑盒周訂單量相較上旬周訂單量增長超8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北京多家線下藥店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普遍缺貨。而在線上電商平臺,雖可買到相關產品,但主要生產廠商官方旗艦店普遍缺貨。例如九安醫療京東自營旗艦店客服表示,目前商品正在采購中,貨源很緊張,沒有現貨,具體發貨時效無法保證。除貨源短缺外,也有民眾表示,試劑盒配送時間長,甚至發貨遙遙無期。對于試劑盒銷量大上漲,亞輝龍、奧泰生物等生產廠商表示,公司目前已無現貨,將根據訂單情況調整產能。
供應短缺,發貨慢
在各地防疫政策的優化調整下,抗原檢測的應用逐漸得到推廣。在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已指出,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進一步縮小核酸檢測范圍、減少頻次。根據防疫工作需要,可開展抗原檢測。
另外在《應用方案》也明確,所有人員均可以按照自主、自愿的原則,隨時進行自我抗原檢測。若抗原檢測陽性,自主抗原檢測人員向所在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報告抗原檢測陽性結果。有自主抗原檢測需求人員可通過零售藥店、網絡銷售平臺等渠道購買抗原檢測試劑,進行自測。檢測頻次根據自主意愿隨時檢測。
在政策調整下,各地民眾對抗原檢測試劑盒的購買需求普遍增加,試劑盒銷量大幅上漲。丁香醫生App數據顯示,目前自測盒的日均銷量對比11月份增長400多倍。據丁香醫生旗下健康商店丁香家的銷售數據,12月6日抗疫相關產品銷量對比11月底增長近10倍,其中口罩、抗原檢測占比近半,維C、消毒類產品的銷量也有小幅上升。
短時間內的銷量上漲,也帶來了供應不足的問題。12月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詢問北京多家藥店發現,目前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已無貨,有藥店稱將在下周進行補貨,也有藥店表示補貨時間未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根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規定,銷售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需要三類醫療器械或者二類醫療器械(含6840項)銷售資質,如果有三類醫療器械銷售資質直接售賣,有二類醫療器械資質需向屬地市場所備案。
因此除藥店外,普通超市如持有三類醫療器械銷售資質,可直接銷售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如持有二類醫療器械資質,在其所屬區縣市場所備案增項,即可銷售抗原檢測試劑盒。某北京大型超市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近日,其超市在豐臺和海淀兩家門店已向當地市場監管局進行備案增項,預計下周將在門店銷售抗原檢測試劑盒。
而在線上電商平臺,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于12月9日上午搜索京東電商平臺發現,Flowflex(艾康生物)、樂普醫療、九安醫療、萬孚生物的京東自營旗艦店中,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全部顯示無貨,相關產品只能通過平臺中其他店鋪進行購買。而同一時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發現,在阿里健康大藥房平臺中,所有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商品均顯示暫時不能購買。
在美團買藥平臺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于同一時間,搜索“新冠抗原檢測”發現,北京地區無外賣送服務,平臺中外賣配送服務藥店均顯示休息中,只能通過快遞送服務購買相關產品。在快遞送服務中,多數產品配送預計3-5天送達,也有部分產品預計4-6天送達。而點擊具體產品界面后,則會顯示“受疫情影響,商品送達可能延遲,請耐心等候”。在平臺中的抗原檢測試劑盒產品,1人、5人、10人、20人份均有售賣,一人份售賣價格為9-16元不等。
對于已在電商平臺中下單抗原檢測試劑盒產品的消費者,則面臨“發貨難”的問題。北京市民孔女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其在12月1日在電商平臺下單購買試劑盒,至今已過8天仍未發貨,當日一同購買的酒精及口罩等產品也未發貨。
對于民眾購買新冠病毒抗原試劑盒需求的激增,托管黃埔方艙醫院醫療隊隊員、中山三院感染科醫生龐毅華在此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民眾不要隨便購買試劑盒,有些人群其實不需要使用。
關于抗原檢測結果上傳問題,據北京市衛生健康大數據與政策研究中心介紹,市民完成新冠抗原自測后,可在“京抗原”小程序上自行上傳抗原檢測結果。個人自測上報需填寫被檢測人、采樣方式、采樣時間、居住地區等個人信息,上報陰性或陽性或無效的檢測結果。
廠商調整產能,原材料或成瓶頸
截至目前,國家藥監局已批準39款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產品。根據中國產業研究院報告,新冠抗原檢測試劑下游的商家包括魚躍醫療、可孚醫療、益豐藥房、大參林等,中游抗原試劑生產商包括諾唯贊、萬孚生物、東方生物、九安醫療、樂普醫療、圣湘生物、邁瑞醫療等,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則主要包括百普賽斯、邁瑞醫療、泰林生物、拱東醫療、昌紅科技等。
對于近日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銷量大漲,以及供應的短缺。試劑盒生產廠商亞輝龍表示,當前,市場對抗原試劑盒需求增大,旗下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產能擴大,每日生產750萬份試劑盒,已經是相當大的體量。但目前公司已經沒有現貨,均為當日生產當日發貨,目前正在擴大產能。
東方基因也對外表示,市場對抗原檢測試劑的需求量升高,公司的產能處于“爬坡”狀態,公司目前仍有庫存,但其沒有提供具體的備貨和銷售數據。奧泰生物則向相關媒體表示,公司目前也無現貨,但基本可以滿足市場需求,是否擴大產能要根據訂單情況。
另外我國已是全球新冠抗原檢測產品重要出口國家,根據相關研究,目前國內已有多家企業獲得了CE、FDA、TGA等相關認證,實現大量抗原檢測試劑盒出口。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統計,我國2021年全年新冠抗原檢測產品的出口額累計超過700億人民幣。
中泰證券研報分析稱,如果國內抗原自檢試劑盒正式放開,預計國內新冠抗原自檢試劑盒市場單月規模有望達到280億元,再結合中國居民、企業有儲備習慣的情況,新冠抗原檢測產品采購需求單月或達560億元,年需求將達到6000億元。
如此市場規模之下,產能的擴張或成重要問題。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況杰曾分析稱,國內抗原檢測試劑盒的需求量應該不少于每年數百億人份,綜合考慮國內需求和出口需求,粗略估算,產能需達到或接近每日1億人份,才能充分滿足各方面的需求。但是,產能的提升是還需要各種條件齊備,除了資金、設備、廠房、人員,最關鍵的是原材料的穩定供給。
抗原檢測試劑盒中的硝酸纖維素膜(NC膜)是一個不起眼的原材料,價格也相對低廉,但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耗材。NC膜在膠體金試紙中用做C(質控區)/T(測試區)線的承載體,同時也是免疫反應的發生處,是形成免疫復合物的固相支撐介質,是目前技術路線中不可替代的耗材。
況杰進一步指出,當前,國際上最知名的NC膜供應商是美國的Whatman(沃特曼)、Millipore(密理博)以及部分德國企業。我國雖然是硝化棉的原料生產大國,但并不是NC膜的生產強國,在產品工藝、質量上距離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而高質量的NC膜短缺有可能成為制約我國不斷擴大的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產能的一個瓶頸。
除了供應問題,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的價格也頗受關注,據中國產業研究院報告梳理,其實今年3月,南京諾唯贊、北京金沃夫等5家公司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就已獲批上市,但與核酸檢測不同,抗原檢測在上市之初就打響了價格戰——3月16日,廣東省發布通知稱,萬孚生物主動申請將中選品種新冠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價格調整為9.8元/人份,降幅達41.67%。
(作者:武瑛港,實習生林昀肖 編輯:季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