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2月19日電 央行官網公告,為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2022年12月19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850億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操作。
截圖來源:央行
Wind數據顯示,因今日(12月19日)2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凈投放830億元。本周合計490億元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四均到期20億元,周五到期41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9月30日以來,央行首次重啟14天期逆回購。
上周四(12月15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2年12月15日人民銀行開展6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2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
東方金誠16日研報指出,12月MLF加量續作,加之當前央行正在通過PSL和再貸款等政策工具投放中長期流動性,將有助于控制銀行邊際資金成本上升勢頭,支持銀行歲末年初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投放。
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到,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
另據媒體報道,在“2022-2023中國經濟年會”上,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對2023年的貨幣政策進行了解讀。他表示:2023年的貨幣政策,總量要夠,結構要準。總量要夠,既包括更好滿足實體經濟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資金價格維持合理彈性,不大起大落。結構要準,就是要持續加大對普惠小微、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要繼續落實好一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
德邦證券18日研報指出,2023年貨幣政策明確“總量要夠+結構要準”、協同財政貼息的結構性政策工具或是實體經濟流動性擴張主要渠道;仡2020年至2021年貨幣政策操作,在經過2020年一季度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的擴張之后,德邦證券認為,2020年5月央行即開始引導M2增速回落,使得2020年至2021年M2增速達到了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的要求,鑒于2022年11月底M2同比增速還高達12.4%,或意味著2023年貨幣政策或開始引導M2增速向“匹配”的方向收斂,對總量政策寬松的空間或應適度調低預期。(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