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y39uh"><object id="y39uh"></object></form>
<em id="y39uh"></em>
  • <tbody id="y39uh"></tbody>
    <dd id="y39uh"><noscript id="y39uh"></noscript></dd>
    <dd id="y39uh"></dd><ol id="y39uh"></ol>

    1. <rp id="y39uh"></rp>

        <rp id="y39uh"></rp>
        <rp id="y39uh"></rp>

          分享
          中新經緯>>股市>>正文

          多地搶灘布局氫能產業 機構預測這些概念股高增長

          2022-12-24 13:54:47 證券時報

            多地搶灘布局氫能產業 機構預測這些概念股高增長

            氫能是未來能源體系變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政策助力、企業投入加大、產需逐步形成合力的推動下,氫能市場未來可期。

            全國多地加快推進氫能產業建設

            近日,福建省發改委印發《福建省氫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福建省氫能產業發展目標,到2025年,培育20家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知名企業,覆蓋氫能制備、存儲、運輸、加注、燃料電池和應用等領域,實現產值500億元以上;全省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達到4000輛,覆蓋全省主要氫能示范城市的基礎設施配套體系初步建立,力爭建成40座以上各種類型加氫站。

            在以“雙碳”戰略為背景,加快推進能源轉型的歷史性窗口時期,作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將納入我國終端能源體系。在國家頂層規劃的助推下,全國已有多個省市密集發布與氫能產業相關的規劃,紛紛搶食這塊十萬億級別的“大蛋糕”。

            除福建外,湖北、山東、河南、上海、陜西、河南等地此前已陸續發布氫能相關產業發展規劃,大力推進氫能建設。

            氫能是理想的清潔能源,使用過程無污染、無碳排,與我國雙碳目標既定方向一致;良好的理化性質使其可以參與替代化石能源,保障我國能源安全;且氫氣制取方式多樣,可以增強能源體系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氫能是未來能源體系變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業內人士表示,全球氫能產業處于初期示范和商業模式探索階段,預計2030年后將進入商業化階段。我國氫能產業從制氫-儲運加-應用,已經初步形成較完整的產業鏈條,處于規;跋。

            據中泰證券,氫能產業已于全球范圍引起廣泛重視,國際氫能產業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機遇期,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主要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已經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規劃。根據國際氫能委員會預測,到2050年,氫能產業將創造3000萬個工作崗位,減少60億噸二氧化碳排放,創造2.5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在全球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8%。

            北上資金加碼這些概念龍頭

            行業的廣闊前景吸引不少上市公司加速布局。宗申動力與宗申機車公司正聯合推進氫能摩托車的技術測試等工作,并在E-RT3車型上進行了續航、速度等多種測試。

            凱中精密在開發項目主要聚焦涉及燃料電池系統外殼、氫儲能熱交換系統零組件、應用于驅動電機的扁線線圈、新能源汽車三電及智能駕駛領域其他新產品等。

            金宏氣體目前重點發展氫能源制、儲、運環節,也在探索布局氫能源產業鏈上下游領域,同時積極尋求各方面的合作機會。

            東方電氣與四川、安徽等地的地方政府及企業開展合作,積極布局氫能產業項目,目前已有相關氫燃料動力客車、加氫站等投入運營。

            上汽集團已實現多品種燃料電池車商業化落地,已相繼推出燃料電池轎車、MPV、輕客、大客車、輕卡、重卡等多款乘用車和商用車產品。

            濰柴動力已全面布局電池電堆、電機、電控、雙極板、空壓機等關鍵核心零部件,搭載公司氫燃料電池系統的車輛已批量投放市場。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12月23日收盤,12月以來氫能概念股整體表現平淡,廣匯能源、龍蟠科技、東方電氣、凱美特氣等跌幅均超15%,僅恒光股份、福田汽車、三環集團等逆市上漲。

            在此期間,按照區間成交均價計算,北上資金增持超億元的分別是東方電氣、廣匯能源、濰柴動力、上汽集團、寶豐能源。

            哪些概念股業績值得期待?根據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2022年凈利潤增速有望超20%的有8股。廣匯能源、長盈精密獲機構預測凈利潤翻倍增長。最新收盤價與年內高點相比,長盈精密、廣匯能源、隆基綠能回撤幅度均達到40%以上。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熊思怡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3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国产日本亚洲精品
            <form id="y39uh"><object id="y39uh"></object></form>
          <em id="y39uh"></em>
        1. <tbody id="y39uh"></tbody>
          <dd id="y39uh"><noscript id="y39uh"></noscript></dd>
          <dd id="y39uh"></dd><ol id="y39uh"></ol>

          1. <rp id="y39uh"></rp>

              <rp id="y39uh"></rp>
              <rp id="y39uh"></rp>